《河边的错误》故事发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,小镇接二连三发生杀人案,凶手身份扑朔迷离,马哲在调查案件的过程中也陷入真真假假,那么这部电影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是什么呢?最后找到凶手了吗?
电影是根据余华同名小说改编的,讲述了警方调查河边杀人案的故事,电影海报上面有八个字“没有答案,不如发疯”,已经暗示马哲没有找到真凶,编剧和导演在原著的基础上打破悬疑,挖掘到了更深层的东西,让观众们到最后意犹未尽。
凶手是神秘的,结局是开放式的,大部分人在分析《河边的错误》后,判断凶手是疯子,总之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,观众解读不同,结局也不只有一个,所以说大家都在猜测和联想,没有准确的答案,正好对应了海报上的字。
幺四婆婆是被砍刀杀死的,疯子的嫌疑最大,可是没有确切证据,马哲前往幺四婆婆家里观察,竟然发现屋顶上的鞭痕。马哲梦境里有一幕是幺四婆婆跪趴在地上,把鞭子递给了旁边的人,加上房间的鞭痕可以猜测到幺四婆婆是个受虐狂,她引导疯子对她下手。
王宏是个有家室的男人,却跟钱玲搞到一起,可惜两人事情曝光了,钱玲被母亲阻止与王宏交往,王宏应该是失去活下去的动力,就选择了自杀,在现场留下遗书。还有发现幺四婆婆的小男孩也死在了河边,他认出了凶手,却没想到被凶手杀死了。
许亮是这部电影的一个“意外”,马哲一心只想找到真相,他这种追根究底的行为直接导致许亮自杀。最后疯子被送进精神病院,马哲的孩子也出生了,真凶到底是不是疯子没有明确说明,或许没有答案也是一种结局。